当前位置:循环首页>正文

比一比,更清晰!ISH 2020与中国高血压指南“求同存异”

作者:  何兆初   日期:2020/8/19 10:42:37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高血压是全球及中国的第一大慢性疾病,各国际组织及很多国家均制定了相关指南。

  编者按:高血压是全球及中国的第一大慢性疾病,各国际组织及很多国家均制定了相关指南。国际高血压学会(ISH)《国际高血压实践指南》于今年5月最新发布(ISH 2020)[1],我国现行指南则为《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CHL 2018)[2],两大指南有何异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何兆初教授为我们进行了详细解读。

  一、两大指南背景各异:国际基层vs.中国特色
 
  ISH 2020指南最大特色为“定位全球”,通过设定“基本标准”“和“最佳标准”,来保证在资源匮乏和资源丰富的情况下都适用,其推荐内容简明扼要,易于使用。实际上,发达国家通常会制定自己的高血压指南,而中低收入地区通常难以制定自己的指南、而又不适合完全照搬高收入地区指南,因此ISH 2020指南对于全球基层高血压人群的管理意义更大。
 
  CHL 2018指南则是完全根据我国特色量身定做的。我国高血压患者具有数量庞大、达标率低、且多伴合并症等特点。“十二五”高血压抽样调查显示,我国高血压患病率23.2%,患病人数达2.445亿,而达标率仅15.3%(图1)[3]。而且,高血压患者合并心肾、糖尿病等合并症的情况非常常见。
 
图1. 我国高血压患病率高、而控制率低
 
  二、重要信息一目了然:ISH 2020与CHL 2018比较一览表
 
  鉴于两大指南背景不同,推荐内容有所差异也在情理之中。关于高血压定义、CV分层评估、降压目标及药物治疗等关键内容,表1对两大指南进行了横向比较(表1)。
 
表1. ISH 2020与CHL 2018指南比较一览表
 
  三、深入解析异同之处:简化与优化,SPC使用是大势所趋
 
  1、关于高血压的定义、分类等基本信息
 
  两个指南有同有异,首先来看看在血压基本信息方面。相似之处主要包括关于高血压定义都是≥140/90 mm Hg,且主要基于诊室血压测量。两个指南均建议使用动态血压监测(ABPM)和家庭自测血压(HBPM),都不仅关注血压分级,也关注心血管风险分级。但在血压分类及心血管风险分级的细节上存在不同之处。中国指南正常血压<120/80 mm Hg,高血压分为3级;而ISH指南将正常血压界值放宽至<130/85 mm Hg,高血压分级法简化为1级和2级。这可能是考虑到全球基层的基本定位,越简单、宽松的标准,越易执行。
 
  2、关于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下面再来看看临床医生最为关心的治疗部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降压目标:
 
  ISH指南提出的基本标准是在原来基础上将患者血压再降低≥20/10 mm Hg,但中国指南是根据不同患者、不同并发症制定目标血压,如合并糖尿病、肾脏疾病、心脏疾病等,建议血压首先降低到140/90 mm Hg以下,若可以耐受的情况下,血压可降至130/80 mm Hg以下。ISH指南将年龄分为两组:65岁以下患者建议目标血压的最佳标准为130/80 mm Hg以下,65岁以上者为140/90 mm Hg以下。中国指南将老年患者年龄进一步细分为两种:65岁以上先降至150/90 mm Hg以下,若能耐受可降至140/90 mm Hg以下;80岁以上则降至150/90 mm Hg以下即可。
 
  起始药物治疗:
 
  当血压>160/100 mm Hg时或有高/极高风险的患者时,两个指南都建议起始药物治疗。但是当存在低/中危风险时,中国指南建议需要更积极的生活方式的改变1~3个月,如果此时血压未达标应启动药物治疗;而ISH指南建议的生活方式改变时间更长(3~6个月)。
 
  优化降压方案:
 
  ISH指南推荐的降压药包括四大类(ACEI、ARB、CCB和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仅建议用于合并特定适应证时;中国指南将包括β受体阻滞剂在内的五大类降压药均列为初始治疗药物。ISH指南指出理想方案为使用单片复方制剂(SPC),且推荐第一步就优选A+C SPC。中国指南建议当血压≥140/90 mm Hg时,也可考虑初始小剂量联合降压药物治疗,并明确指出:与随机组方的降压联合治疗相比,SPC的优点是使用方便,可改善治疗的依从性及疗效,是联合治疗的新趋势。
 
  四、结语
 
  总体来说,中国指南和ISH指南的相同之处在于高血压定义、血压测量方式、评估原则等;但在血压分级、CV危险分层、降压目标和优化降压方案的细节等方面存在差异。其中,ISH指南对SPC的强烈推荐令人印象深刻,中国指南也肯定了SPC的优势。看来,在将来的临床实践中,SPC作为联合治疗主流方式已成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 Unger T, et al. J Hypertens. 2020; 38(6): 982-1004.
  2.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9; 19(1): 14-44.
  3. Wang Z, et al. Circulation. 2018; 137(22): 2344-2356.
 
  专家简介
 
 
  何兆初  教授
  博士,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大内科主任
  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全国委员
  中国动脉粥样硬化防治研究会全国委员
  广东省心血管用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内科专业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高血压学组副组长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内科学分会常务委员
  广州市医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版面编辑:张冉  责任编辑:王雷


中国高血压

分享到: 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贤纳士
声明:国际循环网( www.icirculation.com)对刊载的所有文章、视频、幻灯、音频等资源拥有全部版权。未经本站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5014970号-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7-006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35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50541号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 2004-2024 www.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名称:北京美赞广告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乙12号天辰大厦1座1409 电话:010-5129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