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ESC 2023)HOT LINE 8专场公布了“RED-CVD研究: 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本刊特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郑博教授解读研究结果,以供速览。
慢性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CVD),如冠状动脉性疾病、心房颤动和心力衰竭是严重影响全球人口身心健康的进展性疾病,其高患病率、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死亡率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诊疗负担。然而,这些疾病在发病早期阶段,症状通常是非特异的,早期诊断存在困难,往往发展至疾病中晚期或出现并发症(如急性心肌梗死、卒中或急性心力衰竭)才引起重视并治疗,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不良结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CVD发病的危险因素,COPD和T2DM患者发生CVD的风险较一般人群显著增加。然而,数据显示约有20%~41%的COPD和T2DM患者在早期并没有及时发现和诊断CVD。因此在这些CVD高危人群中采取积极主动的诊断策略有助于早期发现CVD,并给予及时有效的干预,从而减少远期不良预后。基于此,荷兰乌得勒支大学医学中心的Amy Groenewegen博士开展了RED-CVD研究,旨在明确早期诊断策略与常规保健在早期识别CVD高危人群(COPD或T2DM)中CVD的诊断率差异。
RED-CVD研究是一项多中心、整群随机对照试验,2019年6月至2023年1月期间,25家位于荷兰的初级保健机构被随机分配到干预组(早期诊断策略)或对照组(常规保健)。
干预分为三个步骤:1)COPD或T2DM患者常规就诊前,填写一份关于CVD风险因素和症状的问卷;2)对于问卷得分超过预设阈值的患者:在常规就诊期间,由执业护士进行体检,重点检查心衰体征、12导联心电图和NT-proBNP检测;3)由全科医生解释步骤1和步骤2的结果,并在认为必要时转诊至心脏病专家门诊或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主要终点是基线访视后一年新确诊心力衰竭、心房颤动和冠心病的数量以及后续治疗。
该试验包括1216例患者,其中87%患有T2DM,20%患有COPD(少数患者同时患有这两种疾病)。参与者的平均年龄为68岁,40%为女性(图1)。
图1.基线特征
主要终点显示,在一年随访期间,干预组624例参与者中有50例(8.0%)、对照组592例参与者中有18例(3.0%)被新诊断为心力衰竭、心房颤动或冠状动脉疾病中的至少一种(校正OR,2.83;95%CI 1.62-4.95)(图2)。心力衰竭是最常见的新诊断(干预组为4.5%,对照组为1.5%),其次是冠状动脉疾病(分别为2.6%和1.4%)和心房颤动(分别为2.1%和0.8%)。干预组和对照组在随访时的用药情况没有发现显著差异。
图2.主要终点
点评
该项早期诊断策略仅包含了问卷、心电图、抽血化验、体格检查等常规、易于实施的操作项目,就是这样一种简便的分步诊断策略使CVD高危患者中新诊断出心力衰竭、心房颤动和冠心病的人数增加了一倍多,这为今后的早期筛查和诊断提供了重要的指导经验和意义。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是CVD发病大国,同时患T2DM或COPD等CVD发病高危人群的数量也很庞大,因此这种方法如果在我国得到广泛推广,即可在更早期发现更多CVD患者,并及时采取针对性治疗,挽救晚期不良预后。虽然相较常规保健策略,该项早期诊断策略会额外进行一些检查项目,但这些检查项目均易于实施且廉价,相较于中晚期CVD和并发症的专业诊疗以及昂贵费用,此早期诊断策略可以广泛开展于社区,为社区基层卫生人员所应用,相当于达到了“小成本,大获益”的效果。
专家简介
郑博教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长期从事冠心病介入诊疗工作,擅长应用冠脉腔内影像和功能学技术指导复杂冠脉介入手术,现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冠心病介入培训导师、中国医师协会和中国县域医院院长联盟冠心病介入培训导师。学术任职包括美国心脏协会专家会员(FACC)、欧洲心脏学会专家会员(FESC)、亚太介入心血管病学学会专家会员(FAPSIC)、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冠脉腔内影像和生理学学组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心血管健康医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冠脉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血栓与止血分会第二届青年委员会委员、北京整合医学学会心血管代谢分会委员Circulation杂志中文版编委、Cardiology Plus杂志特约编辑、European Heart Journal中文版青年编委,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青年编委,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青年编委等杂志审稿人,在JACC Cardiovascular Imaging等国际期刊及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参编学术专著6部,获得3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及华夏医学科技奖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