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C&CISC 2019 | 苑飞教授:支架结构与分叉病变处理

国际循环 2019/2/25 13:32:54
  编者按:2019年1月19日,在第十届临床心血管病大会(CCC2019) 暨第十六届中国冠心病介入沙龙(CISC2019)的“支架探秘”专场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苑飞教授发表主题报告,为与会者阐述药物洗脱支架的结构设计与分叉病变处理。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苑飞教授
 
  支架的设计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中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比例及并发症发生率均较高,是最有挑战的冠状动脉病变之一,也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医生最关心的话题之一。
 
  如何纠正分叉的直径差是支架置入治疗面临的重大问题。不同的支架平台有各自的材料、设计和制造工艺。
  不同密度的支架表现出明显的影像学差异。密度越高的支架,在影像学中的可视性就越好,医生在操作时可更好把握力度和压强。相对来说铂铬合金的密度最好,也意味着支架的径向支撑力更强。
 
  径向支撑力取决于支架的材料和薄厚程度。支架的弹性回缩性主要取决于支架的材质,其中,钴镍合金材质的弹性回缩性能最好,不锈钢材质的弹性回缩性最差。
 
  支架的设计主要分为开环设计和闭环设计两类,现有支架平台基本为开环设计。支架的连接杆从最初的直杆发展到现在的波浪形。波浪形链接杆的优势在于类似松紧带,使支架能够拐弯,更适应血管的弧度结构。此外,波浪形杆还增加纵向支撑作用。连接杆的多少决定支架的强度,连接杆数量多,支架的支撑强度就越大,连接杆数量减少。支架的纵向支撑能力下降,但支架的柔顺性增加。
 
  支架的花纹设计也有多种形式。以雅培的支架为例,其花纹为正弦波设计,波峰与波峰相对,配合波浪形连接杆,设计整体性较强,支架同时具备抗径向压缩和纵向压缩能力。
 
支架花纹的设计
 
  支架结构与分叉病变处理
 
  处理分叉病变时,不同的支架置入后理论上存在区别。雅培旗下2.25和2.75规格的支架,标注外径、最大扩张能力等方面并不相同,但实际使用结果完全没有区别,差别只体现在承载支架的球囊以及支架打开释放后的角度上。
 
  不同平台的支架差别主要体现在直径上,大平台的直径较大周长较长,支架丝有9峰3连接杆,小平台的支架丝有6峰3连接杆。对于分叉病变,纠正分叉近端和远端的直径差距非常重要。支架直径体现支架的极端扩张能力,几乎所有大平台都可扩张到5.4 mm以上,可满足最大直径差距的要求,这类直径差距主要出现于左主干部位。但支架过度扩张会带来很多问题,如Off-label、金属疲劳、多聚物涂层损坏、弹性回缩、斑块脱垂和夹层等。
 
  以斑块脱垂为例,支架过度扩张时,支架丝的正弦波结构近乎拉直,造成局部金属结构强度下降,框架结构变形造成斑块脱落。
 
支架过度扩张引起斑块脱垂
 
  小 结
  对于支架而言,分叉病变进行PCI的关键在于纠正各种直径差距(错配)。不同支架平台的扩张能力不同,但大部分支架平台都能够适应分叉病变的直径错配。支架平台的设计不同,其机械性能也不同,主要体现在径向支撑力、纵向支撑力和疲劳强度的差异上。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