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资讯内容 Content

[ESC2008]大血管术后使用氟伐他汀XL与改善心脏预后相关:DECREASE III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作者:oldermans,Don&Shelton,Marc 编辑:国际循环网 时间:2008/9/3 14:52:00    加入收藏
 关键字:DECREASE III 氟伐他汀XL 改善心脏预后 

    每年欧盟大约有4千万人进行非心脏手术。在这些患者中,大约40万人(占1%)会发生围手术期心肌梗死(PMI),而大约133 000(占0.3%)死于心脏并发症。特别是在血管手术的患者中,围手术期心脏并发症的发生率很高,其中心源性死亡率超过2%。围手术期心脏事件是血管手术患者产生不良后果的主要原因。

    近来,回顾性研究显示他汀类对预防围手术期心肌梗死可能有效,特别是由于其具有多效的抗炎作用,因而起到了“稳定”冠脉斑块的效果。

    本项研究在荷兰鹿特丹Erasmus 医学院进行,共纳入2004年6月~2008年4月期间497例既往未服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的血管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安慰剂或80mg/天的氟伐他汀缓释片治疗。

    在血管手术后30天内,74例患者(占14.9%)被发现有心肌缺血。氟伐他汀组共有27/250(占10.9%)例患者达到主要终点,而安慰剂组为47/247 (占18.9%)例,(OR 0.53; 95% 可信区间 0.32-0.88)。因此,为预防1例患者发生心肌缺血,需要治疗(NNT)的患者数量为12.5人。血管手术后30天内,共有18例患者(占3.6%)死亡,其中12例患者(占2.4%)确定为心血管原因。另外,手术后30天内,有25 例患者(占5.0%)出现非致死性心梗。达到心血管死亡和非致死性心梗的复合终点的患者数为37/497 例(占7.4%)。氟伐他汀组共有12/250 例患者(占4.8%)达到复合终点,安慰剂组有25/247 例患者(占10.1%)。因此,氟伐他汀治疗组相对于安慰剂组减少了52%心血管死亡或心梗(OR 0.48; 95% 可信区间 0.24-0.95)。对于心血管死亡或非致死性心梗的复合终点, NNT的患者数量为18.9例。

    结论:氟伐他汀XL治疗对择期血管手术的高危患者能改善心脏预后。


评论者:Shelton,Marc(美国)

    这个研究清晰、设计严谨,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学术上也很有意思。关于这个试验的进行,我没有找到任何模棱两可的地方。在外周大血管手术的围手术期患者中使用他汀类药物,既往有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但是这些研究均为回顾性和观察性的研究,因此存在潜在的选择偏倚。

    DECREASE III研究结果显示在主要血管手术前后,使用氟伐他汀XL治疗相比安慰剂能够显著减少心肌缺血以及心血管死亡和非致死性心梗的复合终点。正如其他许多优秀的临床研究一样,关于此项研究的不少有趣的学术问题被提出:

    第一, 有人提出此研究中取得的益处是氟伐他汀特有的还是他汀类药物所共有?

    第二, 是否存在因血管阻断损伤或血流动力学损伤或两者的综合作用而导致系统性炎症反应的产生,这一反应被具有多效性作用的氟伐他汀所减轻?有人提出内皮细胞激活的数量和临床预后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对于开放手术或经皮介入手术是否存在差异?

    第三, 患者中是否存在基因决定的差异?是否存在“有效者和无效者”?

    最后, 是否存在临床上重要的“共同触发因素”如糖尿病、肥胖、吸烟、睡眠呼吸暂停或血小板反应?

    将氟伐他汀组与被排除的术前既往长期服用他汀类的患者比较预后,进一步阐述氟伐他汀的益处是与降低胆固醇的作用相关还是它的多效性作用,这也会很有趣。他汀类不耐受与不良预后是否相关?对被排除的患者应该怎样处理?

    结论:综上所述,以上数据表明在未服用他汀类药物的外周大血管手术患者中,氟伐他汀应该被使用。治疗组的患者风险如此减少以至于我们可能需要考虑修改指南。未来关于在此类情况下使用其他他汀类药物的研究可能需要避免安慰剂效应。这项研究强有力的证明了这一观点:他汀类药物可能对人类具有巨大的多效性作用。

(翻译:陈学颖  上海中山医院)

 

   评论发言          

相关视频

 
京ICP备15014970号-5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2008-2022 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